凝聚民族团结共识谱写千古博南新篇永平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进会议

近几年来,云南省永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围绕“弘扬博南文化、汇聚奋进力量”主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中做到“五个抓创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政治引领,凝聚共识抓创建。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深入实施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通过高寒特困山区村(龙街安吉)、直过民族村落(杉阳金竹塘)脱贫发展等生动实践,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关怀牵挂、永平巨大发展变化、各民族亲如一家“三个故事”。二是突出教育引导。依托县内烈士陵园、英雄纪念馆、滇缅公路纪念馆、博南古道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组织开展演讲、征文、摄影等活动。三是注重氛围营造。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等活动,制作户外广告、宣传展板、永久性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知识读本,在“永平之声”“永平先锋”等媒体开设专栏,宣传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县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张贴宣传标语余幅。

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

弘扬优秀文化,汇聚合力抓创建。一是深挖饮食文化。坚持以提升滇西一只鸡——“永平黄焖鸡”品牌影响力为突破口,在国道永平县城入口处建大型“千里寻一味·永平黄焖鸡”主题雕塑,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最大一锅黄焖鸡”记录,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年曲硐村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二是保护非遗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成功申报博南古道等州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个,龙街镇安吉村民族民间歌舞(苗族歌舞)之乡、永平傈僳族打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7人,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8个。三是繁荣民族文化。创作推出彝族山歌《宰羊调》、白族舞蹈《心肝票》等一批文艺节目,挖掘整理的苗族原生态歌舞《嘎蒙卡兜》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舞蹈类“群星奖”。成功举办四届云南·大理永平博南文化节。曲硐村、花桥村、杉阳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曲硐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县委书记阿泽新(左一)到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字云飞(中)到龙街镇古富村调研

规范宗教工作,强化治理抓创建。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宗教原则,落实“四级书记”抓工作责任,各级书记带头研究工作、宣讲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依法依规管理。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依法完善宗教团体和相关活动场所规章制度。加强团体队伍建设,选好用好管理班子。三是推进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等制度,细化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宗教工作走在云南省前列,年10月,“全省宗教工作现场教学培训班”组织学员到永平县进行考察学习。

注重示范带动,激发活力抓创建。一是坚持党组织示范引领。通过建强党支部班子、用好党员队伍,示范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探索出古富村“党建+民族团结”“党员+人居环境”促示范创建等经验做法,形成良好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建立示范点挂钩联系制度,全县35名县处领导挂钩38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年以来,累计实施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特色集镇)、12个示范村、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项目。年,曲硐村、龙街村第五村民小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年,龙门乡官庄自然村、龙街镇迤古自然村被命名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是对标对表全面推进。严格按照创建测评指标,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将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你我同心”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军(警)营活动,当地企业将生产车间搬进农家小院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致富,龙门村官庄自然村弘扬“五同”精神等经验做法,受到各族群众广泛好评。

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静作民族团结专题讲座

传统民族歌舞

强化责任担当,助力发展抓创建。一是打好乡村脱贫振兴硬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8.46亿元,实现2个贫困乡镇和4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户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6.94%降至年的0.04%,年4月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抓好龙门乡1个州级乡村振兴试点乡镇,龙门村、大坪坦村2个州级试点村和古富村等9个县级试点村建设。二是打好“美丽县城”建设硬仗。按照优化、硬化、畅化、绿化、亮化、净化、文化、产业化的思路,聚焦“干净、宜居、特色”要素,梳理规划建设项目88个,概算总投资25.15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15亿元,全面提升县城品位。三是打好产业培育壮大硬仗。推动“五种五养”农特产业向纵深发展(五种:即烤烟、核桃、生态茶、中药材、果蔬,五养:即肉牛、生猪、黑山羊、永平白鹅、博南山鸡);围绕“一园四区”,抓住园区和企业两个重点,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增强生态文化旅游、美食餐饮服务、商贸快递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后劲。四是打好干部素质提升硬仗。注重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创建等工作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注重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将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全县干部培养计划,通过“上挂、下派、外送、内培”等方式,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文/图中共永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苏宇箫)

原载年第6期《社会主义论坛》“彩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3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