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阔的农村去,回待兴的故乡来。
当各地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从大城市回到了小山村。他们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努力地振兴乡村。
他们中,有接过父辈手里的“接力棒”,主动投身乡村振兴让自己的家乡声名远扬的周云波;有不断外出学习新技术,誓要将非遗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马演光;有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研技术、拓市场,领着老百姓在土疙瘩里种出“金疙瘩”的李杰昱;还有放弃北上广,在家乡开创“食物森林”的杨喜……
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云岭大地的小山村里,日子在振兴中勃发着生机。
周云波
奋力让万溪冲“冲出去”
靠一辆老式自行车,周云波的父亲不分昼夜为乡亲奔忙。下大雨,泥路不好走,他就把自行车扛到肩上,一步一步走回家。呈贡万溪冲社区的第一条公路,就是靠他骑着单车跑出来的。无数篇作文里,周云波都说“长大后,想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周云波努力要让“万溪冲”走出云南
周云波高中毕业就一直在外打工做生意。在她外出工作的日子里,万溪冲也在发生着巨变。村里土地少了,交通畅了,环境美了,绿化多了,村民富了,在居家养老中心老人们花5元可以吃两顿饭……
父亲老了,女儿大了,该回家了。
年,通过竞选,周云波进入社区工作。“我想为村民做点事,这是我的梦想。”周云波最想干的,就是让“万溪冲”三个字走出云南、走向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万溪冲颇有名气,但是距离“叫得响”,还有差距。周云波常年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嘴皮子麻利,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凭着我的嘴,把万溪冲宣传好。”她开设了抖音号,用心经营。如今,周云波每次发和万溪冲有关的视频,点赞都能超过2万多,播放量超过10万次。她相信,万溪冲定能成为云南小镇的一张名片。
周云波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万溪冲上了热搜榜;周云波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希望有志有智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目前,她正在动员两个在外创业的同乡回来,和她一起振兴家乡。
马演光
“种”出致富的酒产业
马演光不想贪安逸。中专毕业后,他拿着申请的10万元创业贷款,拒绝了周围人劝他开个铺子的建议,回到了大理永平县水泄乡乐把村:一个一年到头空气里都是竹子和醇酒香气的地方。
马演光为大理大学师生演示竹酒制作
乐把村人,靠酿酒的手艺吃饭,靠酿酒的手艺致富。上等的粮食酒浆“种”进竹节,让酒浆与竹子一起生长,经过发酵,混合了竹香的龙竹酒就“种”出来了。他回到乐把村后,成立了大理鼎峰龙竹酒业有限公司,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但不懂技术、不懂包装、不懂市场的马演光,想出去闯闯。他在四川、贵州的大酒厂里打工,看到了传统工艺在自动化设备的加持下提升着产能;在广东工厂里做包装工,拿着元的月薪、看着异乡的发展,他越发怀念自家的小酒坊。
乐把村也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着大变化。作为非遗技艺,马演光相信通过龙竹酒能走出一条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发展路子。在县委、县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马演光贷款买先进设备、扩大生产基地、投资种植竹林,带动群众种竹子、管竹酒、种粮食……逐渐拓展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合作伙伴”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之路。
今年,马演光的鼎峰龙竹酒产量达多吨,年产值突破万元,带动了户村民致富。29岁的马演光不想就此止步,0多户农户只是起点。今后,只要老百姓想做酒,返乡大学生想创业,他可以教技术、供设备。“脱贫攻坚时,我被‘扶过一把’,乡村振兴的路上,我来‘扶一把’大家。”马演光说。
李杰昱
“归根”是为了生根
年,李杰昱和两个小伙伴陷入了一场纠结:在大城市上班还是回家乡创业?“家人反对,我们自己也没谱,更关键的是,我们没钱。”回忆起当时的焦灼,李杰昱还记得,三个工科男想要做农业,完全凭着一股冲动和热情返乡“归根”创业。
李杰昱带头研究的托管种植让魔芋产能大增
“归根三子”做过乡村团购、开过广告公司。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以另一种方式理解着农业。李杰昱放不下农村,不断思考到底什么农业适合丘北。这时,种植魔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经过分析和调研,团队决定启动乡村连锁便利店和魔芋种植项目。借款10万元,新征程开启。没技术,不懂种植,也种不好,第一年的尝试失败了。“不放弃,我要在农村生根。”调整经营方向、加强技术管理,从种植到加工的整个产业链中“取经”,李杰昱发现,种植魔芋有前景,但是技术难、管理难、资金难、销路难。盯住难题,他们独创魔芋种植托管模式,就是给厂家提供规模化、标准化订单种植生产服务,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李杰昱的带领下,如今“订单—组织生产—种植托管”模式让魔芋产能有了大提升,老百姓收益更高,托管种植一亩魔芋的收益是种玉米的3倍。
如今,公司自有基地万平方米(约亩),带动0户农户参与种植,吸纳余人就业,实现收入1.3亿元。
已经成为“新农人”的李杰昱电脑里有一个“年份备忘录”,记录了从6年开始到现在的每一步。备忘录里,年到年的年份已经列好,等待他和伙伴们一起用成绩填写。
杨喜
懂城市更懂乡村
在抚仙湖东南岸,有一个集生态农业、体验式乡村旅行、自然教育为一体的体验式庄园农场——晶喜庄园。庄主是“80后”姑娘杨喜。
杨喜的体验式庄园农场
杨喜从小生长在玉溪抚仙湖畔。毕业后,她当了8年“广漂”。8年,她在广州经销大花蕙兰;4年后,由兰花经销转生产。杨喜熟悉大城市的生活模式,也深谙农村的生存法则。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后,她由衷地觉得还是家乡好。返乡创业,扎根乡土的想法便涌上心头。年,杨喜决定返回家乡创业。“大城市的人很关心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杨喜回到了玉溪,广东籍的先生也毅然放弃从事了10年的服装设计师生涯,与杨喜一起回到玉溪抚仙湖创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晶喜庄园的生产规模从当初多平方米(4亩)发展至今天的多平方米(约50亩),以“四季花果山”农业特色主题贯穿,探索践行抚仙湖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生态农场。
晶喜庄园地处抚仙湖旅游区,自然资源极好。为此,杨喜决定在农场建设一个自然教育基地,让大自然成为“教室”。未来,杨喜希望能有机会在抚仙湖径流区推动发展“生态村”,为当地乡村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
“晶喜庄园源于农业却又超越农业,始于农场却不止于农场!”杨喜说,她现在的事业,是个田园为邻、花鸟为伴的情怀事业,是个利他利己、欣欣向荣的事业。
开屏新闻记者闵楠李春丽文受访者供图
责编罗秋旭
校对刘自学
编审李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