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稻改的太平实践

临沂24小时讯(郭广阔)从解决群众的温饱,到增加农民收入,再到走上产业化品牌发展之路,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河东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为代表的临沂稻改走过了三个成就非凡的阶段。从当年太平街道东张屯村稻改一炮打响成为“中国稻改第一村”,到如今的再创纪录,太平街道成为“江北稻改第一镇”,中间经过三次创新引领的群众性改革,其经济和社会意义非凡,没有这些引时代潮流之先的改革创新发展,就没有今天享誉市场的“太平大米”品牌,更撑不起农民的腰包。

以太平街道“三次稻改”创新实践为代表的临沂稻改是人民群众从吃地瓜干、吃穇子到吃上大米饭的一场种植业革命,是从创造群众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现实要求出发,在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和耕作制度上做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突破,是在特殊困难和市场转折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壮举,再次丰富了沂蒙精神敢于斗争、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时代内涵。

第一次稻改: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

临沂稻改,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走过60多年坎坷而又光辉的历程。“稻改”的成功,不仅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改变了百姓的膳食结构,是一场沂蒙种植业的伟大革命。临沂稻改是一段艰苦而又热血的奋斗史,成就辉煌,硕果累累,人才辈出。地处沂河东岸的河东区太平街道东张屯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东张屯村位于临沂城东北约20公里处的沂河东岸,国道东约米处,当时13个生产队,多口人。全村共有亩土地,其中多亩耕地处在沂河东岸的低洼处,土质黄粘,“旱天旱个死,涝天涝个死”,种植的小麦、红高粱、谷子等农作物产量很低,一遇自然灾害更是颗粒无收,群众给起了许多形象而又苦涩的名字,统称为“八里湖”。六十年代初,临沂地委决定结合全区涝洼地改造实行"稻改",并提出"学江南,赶江南,定叫临沂变江南"的响亮口号。东张屯村年在小北沟种了40亩水稻,由于没有水源,颗粒无收,第一次试种失败。年,又改种旱稻50亩,当年雨水大,涝洼地一片汪洋,水排不走,到了秋天没收到稻子,第二次试种又失败了。年,葛沟灌渠修成,年太平全区涝洼地要改种水稻,并组织大队干部三次赴册山参观学习,开始了第三次稻改。

年,东张屯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德带领全村干群走进“八里湖”涝洼地,拉开了兴修水利工程,进行前无古人的创新稻改的大幕。种水稻需要桥、涵和闸,需要大量的石头、石子和水泥、钢材。东张屯村地处平原,连块石头都找不到。于是便有了之后的开采石头,砸石头、运石头、打石头修渠筑桥,群众边学边干,用了几个月时间,修建了13座生产桥。到年麦收之前,共修了大小排灌建筑物座。当年,东张屯村种植水稻亩,平均亩产斤,总产达到95万斤,一举摘掉了生产落后的帽子,家家稻米满仓,户户稻草成垛,由历年的“要饭村”一跃成为余粮村。群众高兴的说道:“想江南、盼江南、太平终于变江南!”

年3月4日,《大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东张屯一年巨变》的新闻并配发了评论。文中提到:临沂县太平公社东张屯大队,学习先进经验,彻底治理涝洼,生产一年翻身。党支部书记李玉德,在领导这场斗争中,发扬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坚定、顽强、勇敢、多谋。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到年,全村水稻亩产提高到斤,一次性给国家上缴公粮万公斤,成为了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著名作家刘知侠,山东省作家协会高堂来东张屯采风体验生活,以稻改事迹为素材创作现代吕剧《沂河两岸》,年在全国公演,并曾向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人进行汇报演出,一时也让东张屯稻改红遍大江南北。

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思想不断革命,生产不断发展”的长篇新闻通讯,并配发题为“从胜利跨向胜利”的社论,大篇幅讲述了临沂县东张屯大队艰苦奋斗搞稻改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专题纪录片在全国进行宣传,北京农业展览馆设专门展区介绍东张屯大队种植水稻一年巨变的事迹。

各级领导来村听取李玉德(左三立者)经验介绍

一九六五年七月临沂地委书记薛亭同志与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穆林、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泰安地委书记刘众前、东张屯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玉德、烟台地委书记林萍、临沂地委秘书于兴和、聊城地委书记朱永顺、临沂地委副书记李永臣、等一起在临沂县东张屯听取种植水稻一年巨变的经验介绍。在东张屯的稻改期间,当时临沂县农业局的技术员郑斯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群众同甘共苦,不怕烈日晒不怕风雨淋,越是狂风暴雨越往湖里跑,皮肤晒的黝黑,肩膀上皮脱了一层又一层,他全不在乎。他裤腿高卷,两脚泥巴,肩扛铁锨,指导农民灌水,凉田,施肥,除草,打药治虫,十三个生产队多亩水稻亩亩块块都装在他心里。在他的指导下,东张屯大队水稻试种连创高产,从最初的斤到亩产斤只用了2年时间,最高产量达到斤,水稻品种更替也很快,引进了南驮稻、黄壳早等高产抗病抗倒伏新品种。

东张屯从吃救济粮到连续18年向国家贡献爱国粮万斤以上,最高年份达万斤,总数达万斤以上。太平的稻改经验被迅速推广到全省、全国,全国各地来东张屯大队参观学习的蜂拥而至。李玉德同志的报告不但在县里,地区里,省里,甚至作到了国家级农业会议上。临沂地委副书记、兼临沂县委书记李永臣来东张屯驻点并接待省、中央领导来指导工作及外省、市地区的同志。年12月,全国劳模、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来到太平区东张屯参观,并在临沂的报告稿中对东张屯稻改给与高度评价。东张屯村也从此成为了闻名全国的稻改典型,全国先后有20个省市的人员来这里参观学习,这里也收获了“江北稻改第一村”的美誉。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稻改成功的示范和引领效应激情爆发,从东张屯大队的多亩,迅速发展到太平公社的6万亩(当时太平包括八湖、圪墩、柴埠河三个管理区,加上白塔、徐太平、大太平、寨子共七个管理区,年八湖、圪墩、柴埠河从太平划归八湖乡),再到临沂县的40万亩,并很快推广到苍山县,郯城县及临沂地区其他县。因此临沂地区中南部获得了“临、郯、苍,米粮仓”的美誉。当时的太平人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继东张屯大队每年向国家交售爱国粮万斤后,东南白塔大队也不甘落后连续十几年向国家交爱国粮万斤以上,还有白塔街大队、大张寨大队也是每年交售60万斤以上,整个太平公社以每年万斤的巨大贡献名列全县乃至全省之首。

第二次稻改:让农民丰产增收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饮誉全国的太平稻米生产又开始大搞农业科技创新,选育培植优良品种,实现了稻米稳产高产,普遍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丰产增收的难题,完成了初具产业化萌芽雏形的“第二次稻改”。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太平街道水稻种植规模已达四、五万亩,水稻种植已不单纯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年,临沂地区农业局将水稻试验点安排在王太平村,当时还是农民技术员的王永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水稻科研中,进行良种培育,探索良种良法配套,一心想着帮大家伙解决产量低,解决品种混杂问题,让乡亲们都能丰产增收。

“水稻大王”王永平

由于水稻生长的特殊性,从事水稻的科研与生产技术研究的经常是不分昼夜,每个品种组合的选育杂交、调查的数据、各个有苗头品种的考察和筛选、科研试验用地安排、跟进播种情况、指导秧苗田间管理、插秧抛秧等纷繁复杂,王永平白天穿梭于水稻田间调查,晚上分析、思考研究,任凭蚊虫叮咬、烈日酷暑和风吹雨打他也全然不顾。水稻品种改良的过程是漫长的,通常确定一个杂交品种需12年,一个常规品种也要8年。对此,王永平无怨言,还乐此不疲。年,王永平注册了“临沂市永平水稻研究所”,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民营水稻科研机构。此后2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出20多个水稻改良新品种,其中有3个品种通过省级鉴定,1个品种正在山东省进行区域试验,另有7个品种正在他的试验田里选育。由河东区农业局承担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王永平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经山东农业厅和水稻专家组联合实际收获、测量,水稻亩产量达.69公斤,比预定目标超出21.69公斤,继年山东省水稻高产第一名后,再次获得年山东省水稻高产第一名。

凭着这种不平凡的执着,王永平收集了大量数据,为全街道水稻生产提供了最先进的良种和良法,无私地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与服务,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至年前后,太平街道水稻种植面积达0多亩,平均亩产达到1-斤,水稻生产实行科学种田后,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都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王永平选育的水稻品种在全街道累计推广上百万亩,一般增产15%左右,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效益近万元,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超过近2亿元,“稻改”再一次成为农民丰产增收的“法宝”。

与此同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敢为人先的太平人就开始探索水稻产业化生产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一边在改良品种上下功夫,一边鼓励水稻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实行大规模机械作业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田间管理。在合胜、丰田、同德等水稻专业合作社引领下,全街道陆续成立了大小不一、规模不等的20多个水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初具稻米产业化生产模式。

至年前后,太平街道的万亩水稻基地就基本实现了水稻的全程机械化种植和秸秆还田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整体种植水平和稻米品质。由于稻米优质,当地涌现出了“太平大米”、“老庄户”、“善禾”“同德”等一批山东省知名品牌,在那段因农产品过剩而出现“卖难”的历史时期,太平大米不仅好卖,而且还迈出了好价钱,直接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孙运建是丰田联合社理事长,合作社的种植规模由数百亩发展到上千亩,“第二次稻改”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的连年大幅攀升,更为他带来了一种事业的成就感。“普通种植户种植面积小,效益低,很多人也都不愿意种植水稻了,村民把土地全托管给我们,水稻丰收后年底进行分红。”在孙运建看来,合作社模式是一种双赢,一方面村民无需打理直接享受分红;另一方面,合作社统一进行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效率质量双提升。同时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稻米种植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此后太平稻米进入产业化品牌发展之路趟平了道路。

第三次稻改:踏上产业化品牌发展之路

进入21世纪,同其他地方一样,因只片面注重水稻产量,而忽视了稻米品质,太平稻米的价格一直上不来,农民增产增收又进入一个“瓶颈期”。忽视大米品质、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发展慢、村民种植意愿低成了阻碍太平水稻产业发展的“四座大山”。

为了迅速改变现状,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太平人再一次踏上了“稻改”之路。“上世纪进行稻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现在种稻已发展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继续传承老一辈的稻改精神,在新时代重走稻改路,发展高质量农业。”太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许田运说。

太平街道提出了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三品”提升工程:优化品种,改种高品质水稻;成立专业化合作社,对稻田进行机械化管理,提升品质;注册了“太平大米”商标,打造高端稻米品牌。

在临沂市永平水稻研究所所长王永平的几十亩试验田里,培育着十几个水稻品种,但这些水稻品种的亩产,却都没有超过斤。在当地,大多数村民家的水稻,亩产都能达到1斤左右,但研究了几十年水稻种植技术的“老稻农”王永平,为何要下大力气研究这些“低产稻”呢?“这是日本的越光米,属于高端品种,就算悉心照料,亩产也不过五六百斤,但在一线城市的高端超市里,一斤能卖到80元。”王永平介绍说,“相比于普通品种,优质大米一定没法做到高产,但种植优质大米,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据王永平介绍,目前在太平街道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是“临稻16”,亩产可以稳定在1斤左右,但每斤售价不过1.2元上下。他正在研究的“京引”,亩产在斤左右,可以在色泽、口感等多项指标上都要比“临稻16”有大幅提升,每斤售价可以达到2.3元上下。目前,太平街道的一些种植大户已经逐渐开始用“京引”代替传统的“临稻16”。丰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孙运建管理着2.7万亩稻田,因为品质优良,这几年已经全部实现了订单生产,直供临沂市多个学校和居民社区。近年,孙运建已经将稻田里多半的传统水稻品种,换成了“京引”、“越光”等高附加值的新品种。

不是有了良种就能种出高品质的稻米,还要有良法以及相配套的种植生产管理方式,才能实现产业化的品牌发展。太平街道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党员为骨干,以广大社员为基础,探索出“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就是党支部以土地资源入股,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入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产业为依托的工作思路,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资源,由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疏导种植示范基地,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为农户提供产种植技术培训、优质种苗和农资供给,拓宽稻米销售渠道,积极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路子。由合胜、丰田、同德等水稻专业合作社引领,实行大规模机械作业,包括使用植保无人机、新型水稻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现代化农业设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水稻的全程机械化种植和秸秆还田技术。同时,太平街道持续加大对本土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对丰田合作社、同德农业科技公司等本土现代农产品企业政策和财政倾斜支持力度,推动规模再扩大、实力再提升,叫响了“水沟沟”“老庄户”“善禾”等一批叫得响的驰名品牌。

太平街道还通过设立袁隆平专家团队袁策集团临沂工作站,建立山东省农科院临沂水稻成果示范基地,联合社与沂蒙红嫂军供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沂蒙红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政府推进,农校对接,合作社配合,太平大米品牌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初审,订单不仅直供临沂大学、临沂一中等市内学校食堂,还直供青岛、高密、平度等地的大学餐厅,让优质‘太平大米’叫响了全省、全国。造出“水沟沟”“老庄户”“善禾”等一批叫得响的驰名品牌。

下一步,太平街道计划将万亩湖打造成集文化、科技、生态、旅游以及生产、加工、市场、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沂蒙稻米文化产业园,全面对接高端市场,积极发展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太平大米”产业,让优质“太平大米”叫响全省、全国,书写“田园太平”稻改事业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6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