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中国人口概况梁建章

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这些难题,真的应该甩锅在“中国人口过多”头上吗?

年6月,梁建章就经济学家李铁关于“中国人口过多”的观点发表了10篇评论文章,并与百位经济学家展开调研。可见的是:中国生育率下降、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降低等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已经箭在弦上。

在《人口经济学15讲》第三讲“中国人口概况:中国人太多了吗”中,梁建章将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当下中国人口严峻的现状,再次理性发问:中国人,真的多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进入人口经济学的科普时间。

浏览本期栏目文稿,了解“人口经济学15讲”第三期完整内容,回顾两千年来中国人口变化以及未来展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留下你宝贵的想法。

《超低生育时代:人口经济学15讲》第三讲:中国人口概况

大家好,我是梁建章。上一集我介绍了世界人口概况,这一集我们来讲中国的。这次,我们先回到过去,再说现在,最后再预测下未来。

一、从秦朝到清朝的人口概况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绝大部分时期都没有留下准确的人口数据。原因是,古代人口统计的数据主要是“人丁”或者说是“丁口”数,“人丁”是指16岁至60岁的男子,他们是赋税的承担者,也就是说,当时还有很多小孩、妇女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都没有计算在内。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初期的户口普查。在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进行全国户口普查。为了保证资料质量,他派军队清查户口,并且下了严令,老百姓隐匿者拿来充军,官吏隐匿者处斩。所以朱元璋使用高压的手段来保证普查质量,因此这次户口普查的数据是比较可信的,普查结果的户数为万户,人口数为万人,平均每户有5.6人。这次户口普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口普查。但在朱元璋死后,由于后任皇帝的昏庸、吏治的腐败以及赋税制度的改变,明朝的人口统计数据越来越不可信,明朝多年间的官方人口数据居然一直在六千万上下波动,没有多大变化。明朝长达多年的统治,加上明朝的耕地面积比宋朝有较大的增加,因此人口应该是逐渐增加的。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学术界对中国主要朝代的人口高峰有一个数量估计,他们认为:秦朝人口大约0多万,汉朝多万,唐朝多万,宋朝和明朝都超过1亿。

至于清朝的人口,在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年,全国登记的人丁数只有万。注意,这里统计的只是人丁数。刚才说过,人丁是指16到60岁的男子。等到乾隆六年,也就是年时,清朝又进行了一次人口统计,这次比较特别,是清朝第一次统计所有人口,统计结果是多少呢?1.4亿。从万到1.4亿,可见这个差距有多大。到年,清朝人口已经超过3亿,并在年的时候突破4亿,在年达到4.3亿的峰值。后来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南方,延续时间长达14年,包括战死的以及因为饥荒而死的,导致清朝减少了大约一亿人口。到了年,清朝人口才恢复到了4亿左右。

清朝人口为何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4亿?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清朝的国土幅员辽阔;二是因为康熙五十一年出台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三是因为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在明清时期被引进了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有了高产作物,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二、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人口概况

那么进入到近代以后,人口情况是什么样呢?

从辛亥革命到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口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根据当时民国政府内务部的一个粗略的户口统计数据来看,年全国人口大约有4.1亿,年是4.4亿,年的时候上升到了4.6亿。

等到年9月21日的时候,毛泽东在中国政协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站立起来了”,可见,当时人们认为中国人口有4.75亿。

年是新中国的首次人口普查,普查的结果显示,当年中国大陆人口有5.8亿,这次人口普查的准确性,学术界是认可的。如果参照这个数据往回推算,年中国人口应该是5.4亿左右,年为5.5亿。从到年,中国大概每年增加万左右的人口。

再往下走,人口数量就变得更加准确且可预估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中国人口在年达到6.6亿,年为8.3亿,年为9.9亿,年为11.4亿,0年为12.7亿,年为13.4亿,年达到14亿。

从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出什么来?对比上一集的世界人口,就会发现,从年到年,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其实要比中国更快。虽然从年到年,中国人口从5.5亿增加到14亿,增长了1.5倍,看起来是增加很快,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同期世界人口可是从25.4亿增加到77亿,增长了近2倍。

三、“中国人口过多”的观点并无依据

从西汉到现在,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人口数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但人口数量居于第一,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口过多。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就认为“中国人口过多”,我问他论证依据是什么?结果李铁回答说“中国的人口过多是不争的事实”。

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口过多,理由有三个,我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第一,判别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过多,不能只看人口数量。我们来对比加拿大和新加坡,加拿大的人口有万,新加坡的人口只有万,如果只看这两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你能不能说“加拿大的人口过多了”?然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则属于世界最高之列。因此,在这个案例里,人口多的不是加拿大,而是新加坡。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判别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不是过多,人口密度是比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指标。

当然,不同的土地,自然条件不同,承载力也不相同。例如,西藏面积虽大,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相对较少;江苏省面积虽然小,但绝大部分地方都适宜人居住。因此,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过多,还要考虑到适宜人居住的土地面积。

然而,一块土地是否“适宜人居住”,也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例如,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沙漠,按照一些人的标准,以色列大部分国土都是“不适宜人居住”,但以色列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得多。

这是我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判别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过多,也不能只看人口密度。如果是按人口密度作为标准来判断“中国人口过多”,那么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人口密度都远高于中国,但这些国家都不认为自己国家“人口过多”,还在鼓励生育呢。可见按人口密度作为标准,也无法得出“中国人口过多”的结论。

第三,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来看,近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不断在下降。年,中国人口有3.5亿,世界人口约10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35;年,中国人口约4亿,世界人口约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25;年中国人口为5.5亿,世界人口为25.4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22;年,中国人口14亿,世界人口77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18。从19世纪的百分之35,到21世纪百分之18,中国对世界的人口占比是一直在下滑。而且,古代的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比现在还高得多,古代的中国尚且不认为“人口过多”,那今天的中国应该更没有理由认为“人口过多”。

现在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口过多的理由是,人口基数过大加重了现在很多的现实问题,例如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等。事实上,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数量减少,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关闭了大量的中小学。有些农村由于人口稀少,村里的学校都取消了,孩子们只能到附近的镇里去上学,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往往要走上很长一段路上学,所以反而产生了“上学难”的问题。至于就医难、就业难,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是在小城镇就医和就业容易,还是在大城市就医和就业更容易?我在后面有关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中再分析这些问题。

好,关于中国的人口数量问题,我们就先说到这里。下面我想再讨论一下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情况下,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应该是在-之间,也就是说,平均每出生个女孩,相应出生-个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数据呢?因为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女性的免疫力通常比男性强,男性在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一般高于女性,因此男女比例会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最终在总人口中趋于一致。

然而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最近几十年严重偏离了正常水平。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了全球最严苛的生育数量限制。中国自从年代以来,就全面推行了“一胎化”政策,在农村在中国农村,曾经实施过一胎半的生育政策,即只有当第一胎是女孩时才允许生二胎。这个政策一施行,出生性别比就随之持续攀升。那时候的农村,当有了一个女孩后,普遍会希望用剩下的一个生育机会生男孩,那么么农民为什么普遍希望生个男孩呢?因为农民是没有养老金的,只能依靠养儿防老。基于这个原因,就会有一部分人做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堕胎,这种选择性生育就导致了男孩偏多的现象。

年出生性别比约为,稍稍高于正常值;年上升到;到0年已经高达,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远远偏离了-的正常范围。但近几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陆续实施,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又逐步趋于正常了。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年已经降到。可以预期,将来中国全面放开生育之后,出生性别比将继续下降,直至恢复到正常值。

四、中国出生人口面临大幅萎缩

除了性别比例的失调,中国人口更严峻的问题就是出生人口整体快速下滑。

根据年人口普查数据来看,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是2.2亿、1.9亿、1.5亿。从80后到00后,不到一代人时间,出生人口却萎缩了近百分之33。

虽然年元旦实施了“全面二胎政策”,让长期被抑制的二胎生育意愿得到释放,年的出生人口显著多于年。但从年到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年以及未来几年全国出生人口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即便全面放开甚至大力鼓励生育也无法避免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

为什么即便全面放开生育,仍然会持续下滑呢?因为从政策到现实,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由于之前生育政策的影响,育龄妇女数量已经急剧下降。近年来中国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将近万左右。例如,在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年减少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多万人。

这个萎缩还可以从近年新婚人数每年减少百分之七-百分之八上得到佐证。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总共才办理万例结婚登记。只这么看,是不是还觉得挺多的?但这其实是近十年来,结婚数量首次低于万对。按照这个趋势,往下预估,未来10年,处于22岁到36岁育龄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将减少百分之30以上。然而,我们都知道,在生育意愿不变的情况下,只有育龄妇女数量越多,出生人口才会越多;育龄妇女数量越少,出生人口就会相应越少。

除了育龄女性较少,新一代的生育意愿也相较以往变得更低。这背后有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房价和孩子教育成本不断攀升等各种生育意愿降低的原因,我们先大概说到这,具体的分析我们放到后面的第13集,有关“中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内容中去说。

回到这个点上,我们能够预估的是,在未来10年,中国出生人口很快会降到万以下。

五、中国未来人口趋势

那出生人口降至万,这意味着什么呢?在第一集我讲人口学概念的时候有讲过,你是否还记得,决定未来人口趋势的关键指标就是生育率。因此,出生人口的持续萎缩最终一定会导致总人口的加速萎缩。

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万的出生人口我们可以推算,年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46。但年出生的二孩中,至少有一半都来自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效应,如果去除掉暂时性的生育堆积,年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就仅仅只有1.1左右。

这个生育率远低于欧洲和美国,也显著低于日本,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同处世界最低之列。例如,年法国的生育率是1.86,美国的生育率是1.7,日本的生育率是1.4。

但由于过去在高生育率时代出生的人口依然存活,总人口的萎缩相对于出生人口的萎缩有相当长时间的滞后。虽然中国的生育率在年代就低于更替水平,但中国总人口目前依然在缓慢增长,在未来几年才会开始步入萎缩。

总结人口变迁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个规律,总人口的萎缩速度最初总是会很缓慢,之后逐步加快。等到超低生育时代出生的人口步入老年,在预期寿命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总人口的萎缩速度就会接近出生人口的萎缩速度,即每代人减少百分之四十八,这大致相当于中国总人口以每30年减半的速度萎缩。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我们往下想想,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那如果想要避免人口大幅萎缩,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幅提升生育率,但目前可预料的几乎所有因素,比如进一步城市化、教育水平提升、生育年龄推迟、育儿竞争白热化等等,都在进一步挤压本来就极低的生育意愿。不要说提升生育率,未来能维持生育率不再继续下滑就算幸运了。

但即使中国能够鼓励生育并且幸运地将生育率提高到1.2-1.3的水平,并且一直保持到本世纪末,那时中国人口也将下降到6亿左右。而且将会继续下降到两三亿,甚至一亿都是有可能的。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人口减少,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人口减少,有利于提高人均GDP。果真如此吗?那么,下一讲我就来讨论人口和经济的关系。下集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0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