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上级希望提拔重用,可他竟“不动心”
陈行甲到巴东半年了,刘冰偷偷地向党委书记汇报说:“陈行甲有精神病!”最后刘冰被送进了监狱,陈行甲问:“我没有对不起你,你为什么处处针对我?”刘冰冷笑着说:“因为你不会做官!”
陈行甲也恍然大悟,过往的恩怨也一幕幕浮现。
在陈行甲没有来巴东前,巴东县可以说是“臭名昭著”,贪腐严重。陈行甲也是临危受命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当时大伙儿都以为原县委书记退休了,如果没有‘空降兵’干部,刘冰就是下一任县委书记。
这样的话利益团体仍然可以稳如泰山,开开心心地捞钱。
但不幸的是,来了陈行甲,让刘冰和他的利益团体的梦想被彻底粉碎,也等于断了刘冰的发财之路和仕途之路,所以刘冰怀恨在心!
当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两个月后,陈行甲向省委写了辞职信,省委三次派人给他做思想工作,进行挽留,直到陈行甲拿出一个证明,省委立即批准了。
那是一份治疗抑郁症的病历,陈行甲有三年多的时间,一直有“严重的焦虑症”。
其实在当选优秀县委书记之前,陈行甲的去意已定。他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
曾经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辞官?
陈行甲说,“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
到巴东当县委书记不到半年,陈行甲就得了严重的焦虑症。
因为是空降到巴东,原本等着当县委书记的县长、副县长等一干人,提拔无望,等于挡了这些人的仕途,这些人在工作中不但不配合,还暗中使绊子。
陈行甲上任前半年,每天都有大量的信访群众,他们像知道陈行甲的行踪一样,只要他在县委大院,前脚跨出大院门,马上就被一群人围住,喊冤的,申诉的,还有当着他的面撞墙的……
不仅如此,他的电话也不知是谁给传播出去,
甚至有人半夜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家水管坏了,“你县委书记不管,是个什么书记”。
他在州里开会,有人给他打十几个电话,就是为了验证别人给的这个号码是不是真的是县委书记的……
这些搞得陈行甲无法睡好觉,加上县里并不顺利的工作,陈行甲到巴东半年多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幸亏陈行甲的妻子对他悉心照料,治疗了三年多,才算是治好了。
但是,陈行甲辞职主要的原因不是抑郁症,而是他与官场格格不入。
陈行甲曾经说,自己做官已经很好了,以后只要刷刷简历,就可以慢慢高升,而让他铁了心离开的理由是,“为了刷这个简历,还要去讨好,去左右逢源,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的,陈行甲的问题就是不会讨好和左右逢源,他为人太直了。
从母亲那里,陈行甲学会了做人要干净,要有同情心,所以他对那些贪官污吏愤怒,说话从来不留情面:
“万的项目送礼就要万,你还有良心吗?居然还诬陷我借反腐泄私愤,我没有私愤,我代表的是50万巴东百姓的公愤!”
“万的工程最后结算成万,0万最后结算成万,确保发财是吧,对这些人就给他们一个字,滚,有多远滚多远!”
虽然他可以保证自己干净,但是肯定不讨和他不一样人的喜欢。所以他的处境是艰难的。
巴东穷,没有钱。为了宣传巴东,他说自己要学董明珠,亲自给巴东代言,结果上级就有人找他谈话:董明珠是老板,你也把自己当成老板了吧?
有一次他演讲,第一句话引用了黑格尔的名言,结果上级领导让他检讨:
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哲学家,你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引用他?
要想在官场生存,就要讨好这些人,带着面具生活,这才是陈行甲内心最不愿意的。
陈行甲曾经说: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我感觉活得很轻松;做一个有爱的人,我感觉活得很幸福;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我感觉活得才踏实。”
五年过去了,陈行甲在年出版了新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中他第一次提到了自己辞职的原因,被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希望可以重用,可陈行甲竟“不领情”。
有时,离开可能是一种策略。他放弃了前途无量的事业,专注于公益事业。中兴创始人侯伟贵直接向他捐款0万美元,中兴通讯董事徐征也捐赠万美元。这是对他的认可,我希望他能在新的领域取得好成绩。
年初,陈兴佳出版了新书《在峡谷的角落:陈兴佳生平笔记》。在书中,陈兴佳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记录了自己担任巴东县委书记的传奇经历。
这本书也是他在巴东反腐五年的总结。它包含了人民的声音,官员的无耻,官场的秘密,以及他作为县委书记的生活经历。
年,陈行甲在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中回想了自己的过往和人生阅历,还记录了他在巴东县反腐的种种阅历。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他对自己在巴东5年反腐的一个总结,其间还叙说了大众的心酸,贪官的无耻,也有他作为县委书记的一些感悟!
当你认真读后备受感动,用陈行甲的话说: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仍然热爱,知难仍然行为!
陈行甲是一个心胸悲悯之心的人,他的善举需求得到我们的支撑,他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去考虑每一个问题,大善现已不缺人了,但小善永久人不行!做公益能自己全程被自己操控,就能更快更直接的帮忙到急需求帮忙的那些人。
一个博士导师给他的研究生每人购买了一本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她说:“这是我几年来读到的最净化魂灵的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原总编辑詹国枢读完后发表了12字感言:“热情如火,纯真似婴,愤世嫉俗!”
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因为它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咱们到陈行甲那里去,认识他,吸取他的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做一个坚强的人。
这本书中关于巴东官场的纪实性回顾太过于精彩,所以一上市就成为公职人员的抢购对象,新书发布会还没有举行,就已经加印了三次,而且每一次都被抢购一空。
在阅读陈行甲的文字时,让人倍感温暖,让人也能感觉到这浑浊的世界,还有一股清流!洗涤你的心灵,让每个公民都活得有尊严。
读一读这本书,仿佛在听陈行甲讲故事,虽然是一种很平和的心态,但是我们却依然能听得热血沸腾,虽然都是很平淡的语言,但是我们却依然十分感动。
这样一位好人,好县委书记的自传,值得我们收藏,拜读,向他学习,向他致敬。陈行甲曾经公开表示,这本书的所有收益,都会用来助力公益事业,所以喜欢陈行甲的朋友不妨买一本书支持他的公益事业,为他加油吧!
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购买,为陈行甲的公益献出一份爱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