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碧生态美彝寨处处展新颜永平县龙

日前,永平县龙街镇古富村迎来县民族宗教局捐赠的百余株花苗。为了美化家园,村民们抢抓有利时节,冒雨栽种花苗。

“古富不缺绿,就想添点花。”古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清骄傲地说。近年来,古富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路子。

“古富不缺绿”,的确如此。古富村所在的万宝山海拔米,森林面积多亩,是龙街镇较为有名的原始生态园之一。

古富村依着万宝山而建,很早就有彝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几百年来,彝族世代敬畏被誉为“万山鼻祖、汇聚万宝”的万宝山,精心呵护山上的一草一木,至今原始森林风貌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古富村彝族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

村在景中,绿在心里。时至今日,古富村各族群众为留住这一抹绿,不仅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提出了“保护水源地和水源林,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过量,控制养殖污染”等保护环境措施,还选聘生态护林员,成立“护林防火护卫队”对划定管护区域森林资源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在拓宽群众收入来源的同时,掌握森林资源分布情况,依法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生,防范森林火灾等情况发生。近年来,古富村先后被评为“大理州生态文明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村庄“颜值”明显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青山绿水间,各族群众日子甜。古富村拓宽了各族群众绿色富民道路,建立起了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有机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创新发展核桃林下绿色蔬菜的种植,探索“基地+”模式带动高山生态茶等其他农副产品的发展,充分发挥党总支的示范带动作用,引进企业投资,组织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开创“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起了可持续发展增收机制。(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吴鸿)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3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