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平泉香菇如何撑起乡村“致富伞”——河北“土特产”闪耀中国农民丰收节④9月22日,平泉市茅兰沟乡永盛村一家香菇种植基地内,一筐筐新鲜香菇准备发车,即将运往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连片的菇棚里,一袋袋整齐摆放的菌棒上,圆润厚实的香菇,如同一把把伞,为菇农撑起幸福生活。“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就连品级最低的菜菇价格也维持在每斤3元以上。”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菇农崔素英的脸上。打开手机,当日香菇收购价格表显示,黑光面、光面、花菇……按品级,价格从最低每公斤6.4元逐级递增到每公斤13.6元。品级低的菜菇长啥样?记者很好奇。“我给你找个看看。”崔素英仔细寻找起来。一棒棒翻找了20多米,终于发现一朵菜菇。“连接菌盖和菌柄的菌膜已经断开,这种开伞的黑光面香菇,就是菜菇。”从事香菇种植20多年的崔素英介绍,以前菜菇随处可寻,如今找一个不易。据介绍,一座标准棚一般可以摆放1万个菌棒,一个菌棒可产0.75公斤到1公斤香菇。由于菌棒生物转化率相对固定,在产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优质菇率的高低,成为影响菇农收益的关键。“以前优质菇率在50%左右,近几年已经提升到80%以上。每个菌棒平均产值从以前的5元多提高到9元左右。”指着30多座大棚,崔素英说,今年纯收入至少50多万元,同时可为周边村民发放务工费60多万元。优质菇率的大幅提升,离不开平泉对香菇种植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攻关。走进位于平泉市卧龙镇的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科研中心副主任王秀清正在查看超低温液氮保藏的香菇母种状态。“国内常用的是PDA试管4℃继代保藏法,把母种放在试管营养液内,在冰箱4℃恒温状态下保藏。”王秀清说,这种保藏方式需要每3到6个月更换营养液,母种转接新试管,频繁转接会造成母种特性退化,直接影响到香菇产量和品质。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该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团队搭建了“纵向引智、横向协同”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开展“种质资源、育种、菌株维护、优质种源、菌株良繁、良法栽培、培训指导”全生产链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良种是产业发展的“芯片”。“我们通过收集国内外13种株菌种资源,创新香菇菌种超低温液氮保藏方法,对香菇菌种保藏后种性维护等技术进行研发,建设了包括种质种源、菌种复活与种性维护等为主的技术体系。”王秀清说,年5月,该项科技成果被省科技厅认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研究院已选育优良品种4个,获得专利技术18项。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该研究院与平泉华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优质母种培育优质原种、栽培种。“通过与研究院的无缝对接,优良菌种配合良法栽培技术,使优质菇率提高到85%左右。”平泉华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站铭说,今年已销售栽培种万袋,可生产香菇菌棒2亿个,良种优棒已成为菇农增收“主力军”。不仅种得好,还要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在河北鲜派食品有限公司,一个个香菇经过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摇身变为香菇水饺、香菇脆片等20多款美食。“我们由香菇种植起家,拥有余座种植大棚。现在大棚已全部租赁给农户,农户负责种,公司全程技术指导,香菇包销包售,形成了涵盖良种繁育、菌棒生产、香菇种植、鲜菇销售、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公司负责人刘小龙说。目前,该公司年生产加工香菇、杏鲍菇等食用菌果蔬6万余吨,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俄罗斯、韩国。近年来,平泉市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市场”模式,大力实施“科技兴菌”战略,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县、华北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截至目前,已种植香菇、滑子菇、黑木耳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培育40余家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食用菌种植面积6.7万亩,总产量达63万吨,产业链产值达82亿元。(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