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永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龙街镇中心完小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

丁国英,一位普通的傈僳族姑娘,从一名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她凭着对教育和家乡的挚爱,扎根山区学校,以发展乡村教育为己任,默默耕耘,诲人不倦;她开创并坚持开展山区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以此架起了贫困山区和发达地区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她是永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永平县龙街镇中心完小校长。

倾心教育撑起求学之路

永平县龙街镇贵口村第六村民小组位于大山深处,是一个40多户人家散居的傈僳族山寨——“丁家山”,丁国英便在这里出生。

丁家山的教育条件不好,仅有的一所小学只开设一至三年级的课程。丁国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再走40多分钟的山路到达学校。学校条件简陋,不能给学生们提供加热饭菜的地方,因此,带去的午饭也是冷着吃的,尽管如此,丁国英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上学。最终,这个乐观开朗、勤劳坚韧的傈僳族姑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

年,丁国英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永平县,她主动申请到老家贵口村完小任教。从她当班主任那天起,她便在灵魂深处植入了一颗爱的种子。她常说:“像我们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多数从小就远离父母,情感缺失,老师们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年9月,丁国英接收一年级新生时,有个高个儿、脏兮兮的女孩引起了她的注意,通过询问得知,女孩名叫小菊,家住龙街镇邑俚村,已经9岁。小菊家里比较贫困,父亲已经去世了,靠母亲一人维持家庭生计。

此后,丁国英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菊的责任,经常为她购置衣物、文具。

一天,丁国英得知小菊已经好几天没到校时,立刻赶到小菊家做思想工作,并积极为小菊争取爱心资助,在丁国英的帮助下,小菊又回到了她所热爱的学校里。年7月,小菊顺利考入无锡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改革点亮阅读之心

年,丁国英调到了龙街镇中心完小任教。而一场异地教学项目,让丁国英的阅读理念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年7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央电教馆共同组织实施了“技术启迪智慧”项目,龙街镇中心完小列入了全国40所项目学校之一。在与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共同对小学语文学科开展远程合作备课、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丁国英与扬州维扬实验小学卞国湘老师相识,在异地两个班级间开展起了整本书共读的活动。

万事开头难,将整本书阅读引入课堂,在龙街镇闻所未闻。这样行吗?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长质疑,社会上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丁国英顶着压力,坚持在班级里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活动。

“记得第一次把‘整本书阅读’带到课堂上时,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先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讲述了亲子共读的目的与意义,接着当堂阅读了书的第一部分,最后约定家长和学生在一个月内读完此书,并写出读书心得。”丁国英回忆道。

在共读中,丁国英和卞国湘约定两个班的孩子互通书信。于是,两地孩子开始了“鸿雁传书”。“当我们班的孩子收到扬州小朋友寄来的图书、信和礼物时,高兴得又唱又跳。”丁国英说。

再次召开家长会时,家长们争着发言,大家纷纷反映“整本书阅读”的良好效果。年,龙街镇中心完小先后有12个班级和扬州维扬实验小学相应班级一一结对,开启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共享之旅。

丁国英的努力也结出了硕果,在第十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年度“阅读改变中国”颁奖典礼活动中,丁国英获评“年度点灯人”荣誉称号,并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点灯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将扎根山区,做孩子阅读之路的点灯人。”丁国英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24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