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花桥古驿唱响卫生乡村三部曲潇湘晨报

□[段先武高玉辉]春回大地,水润花桥。近日,走进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还没来得及领略这个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就被秀美的大龙潭深深吸引。花桥村把古道文化与环境卫生有机结合,谱写卫生乡村三部曲,洁净的潭水伏卧山坳,在人声桨声中唱响了前奏。

为“水”治污,勾画美丽田园

“打造田园综合体,花桥村最具有优势的资源是水。”村党总支书记陈军说,花桥村拥有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村“两委”确立了“治污”的工作思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实施了河道治理、田园观光旅游路、彭家公园等项目,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古村落。

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中,村“两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村民爱水、护水,妥善处理农田施肥后残留的袋子之类的垃圾,尽量杜绝一切污染水源的行为。经过生态修复和治污,大龙潭、花桥小河等水景焕发生机活力,年12月,大花桥自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现在,我们的治污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村子里基本没有水污染了。”陈军自豪地说。

为“路”治乱,擦亮古道文化

博南古道穿村而过,在花桥村留下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朴的遗风。但受限于村庄规划建设,目前,花桥村仍然处于以路为市的发展阶段,空间十分狭小,管集市的难度,直接影响了博南古道的保洁。

村“两委”把集市作为古道的重要节点,集中整治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货物乱摆、周边乱象“五乱”,做到古道卫生不留死角,实现公共区域保洁全覆盖。在全村54名保洁员中选出2名较为出色的保洁员,每天巡查古道,保持环境卫生。每逢花桥街天,还有1人负责指挥。“五乱”整治扎实推进,对村民和商户形成了良性影响。到花桥赶乡街卖水果的字海秀每次都会清扫摊位和周边,她说:“博南古道的保洁很不容易,就应该靠大家共同维护!”

为“馆”治差,提升旅游服务

古街两旁,古老的建筑星罗棋布,包括从前的深宅大院和马店,或深或浅的马蹄印依稀可见,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尤其博南古道博物馆建成后,花桥更是成为游客体验马帮文化、边屯文化、谱牒文化等古道文化的好去处。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村“两委”着力改善博物馆“差”的功能,给游客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优质的旅游环境。在博物馆、古道驿站、彭家公园等文化场所,不但建了洗手台,还配套了垃圾箱。工作人员还精心护理远近闻名的元梅古树,除草、打药、施肥,都要向林草局汇报,请林草局指导,并劝导游人禁止损坏元梅。村委会主任吴红伟说:“今年来看梅花的人相当多,但卫生意识都增强了,乱扔垃圾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中国传统村落花桥村,正迈开传统文化的步子,走在成为国家卫生乡村的路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0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