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诊调分工作法化纠纷促和谐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

巧用“诊调分”工作法化纠纷促和谐

——永平县公安局建立三项工作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通讯员赵奇志马斯薇

近年来,永平县公安局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中,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基层调研,密切联系群众,针对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发现难、化解难、处理难的问题,探索建立“诊疗、调解、分办”三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年初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起、化解起、分办43起,同比分别上升31.36%、31.18%、%,化解成功率达98.3%。

排查关口前移

以“三诊”及时排查矛盾纠纷

预防问诊。认真分析辖区内容易引发纠纷的情况,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分批次以入户宣讲等方式开展法律和道德教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开门接诊。指挥中心、警务室以及社区民警主动接受群众矛盾纠纷求助,倾听群众诉求,深入分析矛盾纠纷症结并对症下药开展调处,今年来,共现场调处矛盾纠纷起。网格巡诊。以网格化形式开展“多元联动排查”,充分发挥基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矛盾纠纷信息多方汇聚,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使矛盾在网格内发现,在家门口化解。

工作力量联动

以“三调”深入化解矛盾纠纷

民警就地初调。建立矛盾纠纷首问首办责任制,发现矛盾纠纷或治安隐患苗头,驻村民警第一时间就地组织调解,需要进一步调解的,借助“春源”调解室,深入开展调解化解,全面提高化解的成功率。警村协同深调。实施“村(社区)组干部吹哨、社区民警报到”模式,构建警村联防、联控、联调模式,社区民警发挥牵头作用,与村(社区)、组干部联勤联动,将调解工作深入基层“末梢”,做到定纷止争。多部门联合调解。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经派出所2次调解无法化解的,适时联合相关部门,坚持从“法、理、情”出发,用法律指引、以案释法、亲情感化等方式开展“2+N”次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处理方式多元

以“三分”有效办理矛盾纠纷

精准分流移交。经排查发现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及时分流到有管辖权的部门,并跟踪解决情况;经派出所调解2次以上未化解或经研判分析有激化风险的,主动报告,并对责任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函。精准分色管理。强化源头预警,借鉴经验做法,将“分色管理,分色预警”引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2次及以上报警的纠纷警情,研判后按照“红橙蓝绿”四色进行分色管理,根据颜色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管控,进一步提高预知预警能力,做到分级分类预警管控,建立一矛盾(纠纷)一档案机制。实行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具体情况落实管控措施,分级做好相关工作,实时掌握行踪动态,严密防范矛盾纠纷升级、转化或失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8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