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永平千年古梅对话云南网

盛放的梅花。记者杨萍摄云南网讯(记者杨萍)“处处古梅树,年年傲霜开。”1月14日-16日,以“溯源中国梅花·寻梅古道博南”为主题的“中国梅花精神文化论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举行,来自国内知名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及爱梅人士等共聚博南山下、相会澜沧江畔,通过寻梅、赋梅、写梅等活动共赏“唐、宋、元、明、清”五朝古梅奇观,与千年古梅“对话”,萃取梅花精神。论坛现场。记者杨萍摄永平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少梅花植株在偏僻的山野里自由生长,星罗棋布般妆点在永平的青山绿水间,年深月久,成了“古梅”。这些古梅中,以扎根博南镇花桥村委会“博南古道博南馆”内的元代古梅最为奇绝,可谓是永平县现存古梅中独一无二的孤品、绝品。该株古梅以“中国四大元梅之普照寺元梅”之名录入《云南梅谱》。论坛现场。记者杨萍摄目前,永平县所辖博南镇花桥村和杉阳镇普棚村、阿海寨村、仁寿村共调查发现古梅单株总量9株,分布时段跨越“唐、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朝代,树龄均已超过年。经初步分析认为,永平野生古梅具有自然分布早、野生资源多、遗传变异优、追溯历史长、文化底蕴厚、管理保护实等特点。盛放的梅花。记者杨萍摄“云南的古梅深深吸引了我,尤其大理永平县的古梅以群落的原生态方式衍生到今天。”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唐建说,站在这株唐梅下,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高大伟岸、倔强不屈、守正新生、淡泊奉献的精神品格。“永平的每一棵古梅,成为我的魂牵梦绕。”古道元梅。记者杨萍摄“永平发现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古梅,是其他地方无可替代的一绝。”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王瑾讲到,下一步永平要进一步扎实科学验证认定,并讲好发现与保护、传承古梅文化的故事。”同时,现场艺术家也建议要保护和开发好永平古梅,打造永平古梅博物馆,弘扬梅花精神,挖掘好梅花的价值。盛放的梅花。记者杨萍摄近年来,永平县深入挖掘永平梅花的历史文化,加强古梅的开发与保护,弘扬中国梅花精神,不断提升“千古博南·味道永平”影响力和美誉度,凸显永平瞧得见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风情,推动永平全面和谐、深入开放、跨越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3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