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经过建设者14年、多个昼夜艰难掘进,中缅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大保段最后一座未贯通隧道杉阳隧道取得重大突破:全长13公里的平导贯通,为正洞攻克最后米Ⅵ级围岩、实现全隧如期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杉阳隧道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正洞全长13.3公里,穿越澜沧江断裂带和横断山脉纵谷地段6条断层破碎带,最大埋深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活跃,为一级高风险隧道。是大瑞铁路大保段最后一座未贯通隧道,也是实现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最后的“拦路虎”。
自年开工以来,隧道施工遭遇各类不同规模的溜坍、坍塌、塌方、突泥、涌水、初期支护变形余次,采取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双层初期支护等特殊措施处理这些难题就耗时多天。同时,由于隧道进出口均采用超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环境恶劣,通风效果极差,洞内岩温最高39°C,环境温度最高达42°C,湿度接近%,氧气含量低至6.1%,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只能发挥正常效率的三分之一,运输组织困难,无法按正常施组推进。
去年10月,在隧道施工至剩余米段时,突遇国内外罕见的Ⅵ级围岩挑战,让施工难度超出预期认知和想象,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加,每向前掘进一尺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为攻克隧道难题,铁路部门会同业内和参建各方专家为隧道掘进“把脉会诊”,确定了以安全推进为前提、以超前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施策为保障的“加强版”施组方案。
为攻克隧道难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会同业内和参建各方专家为隧道掘进难题“把脉会诊”,一套以安全推进为前提、以超前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施策为保障的“加强版”施组方案正式确定。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副总经理丁磊介绍,针对Ⅵ级围岩特殊地质,按照“快挖、快支、快封闭的原则”,对软弱围岩进行超前支护加固,尽可能减小溜坍风险,增加近一倍的挖掘、运渣车等机械设备和施工要素投入,拉开了以“防溜坍、控变形、止涌突”为核心的隧道施工攻坚战,确保有效作业循环。
据了解,施工部门抢抓围岩发生变化前的宝贵时间,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结合超前地质探孔出水情况适时启动帷幕注浆等堵水加固措施,及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转换施工工序和方法,切实保证了施工质量。
“我们以周为时间点,召开隧道施工视频指导会,及时针对特殊地质工况及时做出的管理应变。”国铁集团工管中心驻现场负责人刘俊成介绍,下一阶段将在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管控、后勤保障服务能力水平、循环考核执行度等工作上加大督导,争取早日实现杉阳隧道贯通。
此次杉阳隧道平导贯通,为后续施工探明了地质,打通了施工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正洞最后米的掘进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大瑞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胡金星说。
大瑞铁路全长约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的重要项目,建成后将结束云南保山、德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届时大理至保山将由目前公路运输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大理至瑞丽将由6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
云南网记者夏方海通讯员杜惠军左兴东谢一可王一翔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董明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