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平县人民法院主动将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之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始终坚持把小事做进群众的心坎里,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诉源治理“新格局”
永平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党委中心大局。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积极争取县委政法委出台《永平县诉源治理诉讼服务站点设置实施方案》,打造具有永平特色的基层诉讼服务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向县委报告,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印发《永平县“万人成讼率”考评机制实施细则》,将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纳入社会治理考评体系,压紧压实源头减少诉讼增量责任。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组+支部+法官”工作模式,与县级部门党委(党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部四方党建联建,找准工作切入点、契合点,推动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构建“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支部共建活动等形式,常态化联动开展送法进村镇,推进“无讼乡村”建设,对矛盾纠纷进行预防排查、化解防控,推进基层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引导形成“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的理念和氛围,扎实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聚焦重点领域,打好多元解纷“组合拳”
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建立完善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体系,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域覆盖、多方参与、多元共治,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先后与县司法局、交警大队、保险公司等20个部门签署诉调对接协议,并发挥实质作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分调裁审机制,年5月成立速裁快审团队,截止目前共受理案件件,审结件,平均审理天数为20.24天,办案周期有效缩短,办案效率明显提高。年8月成立永平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聘请特邀调解员进驻“中心”专职调解,常态长效开展诉前解纷。截至年8月,“中心”共接受委派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件,占全院同期受案数的37.39%,大量矛盾纠纷得以诉前化解。
注重职能延伸,织密司法为民“服务网”
建立“领导包片、支部包网、干警包点”工作机制,按照“一对一”或“一对N”的方式,全面完成全县7个乡镇75个村(社区)诉讼服务站(点)设置。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7个乡镇,全院干警定点挂钩服务75个村(社区)诉讼服务点,进一步织密“诉讼服务网”,实现法官便民全覆盖、纠纷解决无死角、司法服务零距离,将诉讼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全面提高解纷效能。定期选派法官和干警到挂钩站点开展业务指导和参与调解,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纠纷,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法庭工作的新要求,自觉把法庭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来谋划,积极融入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强化以案释法,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
充分发挥诉讼服务站(点)和杉阳人民法庭职能,将“无讼乡村”创建与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工作深度融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和“阳光司法”活动,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搬到村居民舍,面对面通过接地气的审判方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强化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年以来,共巡回审理案件76件,开展“阳光司法”42场次。聚焦社会民生热点,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相邻关系、防范养老诈骗等群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