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李穆篇

李穆,字显庆,据他自己说是陇西成纪人,是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人。李陵曾战匈奴于浚稽山,在弹尽粮绝无救援的情况下,降于匈奴。匈奴单于优待于他,相传当时汉武帝疑李陵为匈奴训练士卒,灭其在汉的李氏一族。李穆言,李陵投降匈奴后,他的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之后随北魏南迁,才重新回到汧州、陇州一带居住。

李穆的祖父李斌,任北魏都督,镇守关中地区的高平,因此李氏以高平为家。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李穆年少时便显得聪慧过人,风采神俊,倜傥有节。

永安三年(年),贺拔岳带领武川群雄,跟随尔朱天光前去平定关陇之乱。武川群雄中就包括之后关陇集团的第二代首领宇文泰,而当时20岁的李穆就一直跟随在宇文泰身边,侍奉其左右,深受宇文泰的信任。

面对宇文泰的信任,李穆为人处事就更加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怠慢。而李穆这样的工作态度,使得宇文泰逐渐把他视为心腹。李穆甚至可以出入宇文泰的卧室,就亲近关系而言,当时没有人能与李穆相比。

同年,在尔朱天光平定关陇叛乱后不久,北魏权臣尔朱荣为孝庄帝所杀,原尔朱氏集团麾下的高欢,背叛尔朱氏集团。尔朱氏集团组成联军讨伐高欢,为高欢所败,尔朱天光在此次战役中败兵身亡。高欢成为新的北魏权臣。

贺拔岳接替尔朱天光后,引起侯莫陈悦不满。后者暗中勾结原与贺拔岳有旧恨的高欢,并设计杀害了贺拔岳,用贺拔岳的项上人头向高欢递了“投名状”。

贺拔岳死后,其旧部共同推举宇文泰接任。宇文泰从夏州赶往平凉,率领贺拔岳旧部,讨伐侯莫陈悦,替贺拔岳报仇。

当时侯莫陈悦麾下的史归镇守原州,宇文泰命侯莫陈崇前去攻取。李穆先至城中,在侯莫陈崇攻城时,与兄长李贤、李远在城中策应,并将史归活捉。因功被授予都督一职。(此段在(侯莫陈崇篇)内有详述)

永熙三年(年),孝武帝不满高欢专权,与其决裂。兵败后逃至关中,投靠宇文泰。孝武帝入关后,普赏天下,李穆被封为永平县子。

同年年末,孝武帝为宇文泰所害。至此,北魏彻底分裂成由高欢把持的东魏,以及由宇文泰把持的西魏。

大统三年(年),趁西魏饥荒,高欢向西魏发起进攻。东、西魏两军在潼关地区交战,史称小关之战,也是两魏第一场大战。战争以西魏胜利而终结。李穆在此战争中,树有军功。

同年,高欢再次向西魏发起进攻,这也是两魏第二场大战,沙苑之战。沙苑之战西魏再胜,高欢丢下八万大军,狼狈的渡河而逃。此时李穆向宇文泰进言说:“高欢如今对我军已是惊弓之鸟,不如赶快追上去,必可将其擒获。”宇文泰出于战局考虑,并没有采取李穆的建议。战后,李穆因功进爵为公。

大统四年(年),趁宇文泰陪西魏文帝回洛阳祭扫魏朝先帝陵庙的契机,东魏大将侯景、高昂出重兵包围洛阳东边的金墉城,从而引发了河桥之战,也就是东、西魏第三场大战。

此战中,宇文泰坐骑为流矢所惊吓,宇文泰不慎跌落马下,西魏军突然间见主帅坠马,一时间军中大乱。东魏军追至,宇文泰左右之人皆逃散而去。唯李穆见东魏军渐近,挥鞭狠狠抽打着宇文泰,大声骂道:“你这个糊涂的小卒,你的曹主在哪?你怎么一个人留这里来!”

东魏军听见李穆这样叫骂着,以为宇文泰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便放任了他,去追逐其他人。见东魏军走远,李穆赶紧将马让给了宇文泰,双双逃离战场。

两人逃至弘农,相对而泣,宇文泰对众将领说:“能成就我大业的,就是这个人!”当日若不是李穆相救,宇文泰只怕是命不久矣。至此后,宇文泰对李穆更加优厚。李穆也因功升任武卫将军,加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安武郡公。前后赏赐之物,数不胜数。

即便是过了很久之后,宇文泰依旧对李穆大加赞赏,说:“一个人最宝贵的,只有自己的性命,李穆不顾生死,把我从危难中救出。虽然给他封爵升官,赏赐了玉器绸缎,也难以报答啊。”为此,宇文泰又赐李穆铁券,可以免死十次。再将李穆进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两魏第四战——邙山之战,西魏败北时,李穆送给宇文泰一匹青白大马。后来宇文泰于是将厩内的青白马全部赐给李穆,并封李穆的姐妹为郡君、县君,甚至李穆的兄弟子侄、母舅家,也皆得到各种赏赐。

西魏恭帝元年(年)李穆转任太仆。同年九月,因侯景之乱,南梁动荡。于是西魏于谨、宇文护、杨忠等人攻南梁,占据江陵。(此段在(于谨篇)内有详述)李穆跟随于谨出征,因功升至大将军,赐姓拓拔氏,并封李穆一子为长城县侯。

之后李穆击败曲沔蛮,被授为原州刺史,宇文泰另拜授李穆嫡子李惇为仪同三司。

李穆顾忌自己的两个兄长李贤和李远都是佐命功臣,而他们的子弟也都担任着清要显达的官位。因此整个氏族都是高官显位,这一点让李穆很担忧,生怕有什么差池,牵连到整个家族。因此坚决不受。但宇文泰也是铁了心了,坚决要给。不久李穆迁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冢宰。

西魏恭帝三年(年)十一月,宇文泰病逝。次年,宇文护逼拓跋廓禅让给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护成为了北周权臣。宇文觉登基后,又封李穆一子为县伯。李穆请求将这个爵位改赐于兄长李贤之子李孝轨,朝廷同意。

登基后的宇文觉,年仅十六,还没到完全亲政的年龄。朝中大权由宇文护把持。可是宇文觉少年坚毅刚决,见不得自己的权力被宇文护擅用,一心想夺回政权。于是将李远之子李植等人视为心腹,密谋除掉宇文护。

不久后事情败露,李植被杀。李穆理应被连坐,但是之前李穆早就看出来李植不是能保护家族之人,多次劝说李远除掉李植,可是李远毕竟是李植的父亲,怎么可能下手害自己的儿子!待到李远临刑受死时,哭着对李穆说:“显庆,都怪我不听你的话,以至落到这个地步,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穆因有规劝李远,被免于一死,但他和他的子弟也都被罢免了官职。李植的弟弟淅州刺史李基,也因此事被连坐。李穆频频跑到宇文护面前,请求用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惇、李怡)的性命来换回李基的性命。奏者辞情凄切,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宇文护终被李穆的仁义所打动,便将他们都释放了。

由于刺杀宇文护事败,宇文觉因此被宇文护被逼退位,继而被杀。宇文泰另一个儿子宇文毓继位,即北周明帝。

宇文毓登基后,拜李穆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安武郡公、直州刺史。并恢复李穆的爵位安武郡公。李穆那些被免去职位的子弟,也都官复原职。

武成二年(年),拜李穆为少保。

宇文毓温文儒雅,看似柔弱,很好控制,实则是外柔内刚之人。在位期间,用有限的权力,治理国事,进行改革,深受百姓爱戴,朝野声望渐高,开始有动摇宇文护地位的迹象。于武成二年四月被宇文护所害。

宇文护再立十七岁的宇文邕为帝,即北周武帝。

保定二年(年),李穆升任大将军。

次年,李穆随杨忠东征,回师后拜授小司徒。(此段《杨忠篇》有详述)

保定四年(年)五月,进位柱国,改任大司空,另封一子为郡公,并奉诏李穆修筑通洛城。保定五年,李穆又被升为大司空。

天和二年(年),进封申国公,持节安抚东境,修武、申、旦、郛、慈涧、崇德、安民、交城、鹿卢等城镇。之前武安郡公的爵位改授予李穆一子。

建德元年(年),拜为太保。

次年(年)出京,任原州总管。同年,北周权臣宇文护终于被宇文邕所终结。

建德四年(年),宇文邕与宇文宪,力排众议,率兵进入北齐境内,打算灭掉北齐。李穆随军出征。

李穆率兵三万,进攻轵关和黄河以北各县,皆胜,但因宇文邕得病而还师,放弃了之前所得的土地。

建德五年,宇文邕再次伐北齐,克晋阳。

建德六年(年),宇文邕攻陷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灭。李穆进位上柱国,转任并州总管。当时东部地区人心不安,李穆以清静为旨,把郡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为此甚是感激。

同年宇文邕在出征突厥途中病逝。长子宇文贇继位,即北周宣帝。

宇文贇沉湎酒色,暴虐荒淫,使得北周日渐盛衰。

大象元年(年),宇文贇禅位于长子宇文阐。宇文阐登基后,李穆被升至大左辅。次年加太傅头衔。

大象二年,宇文贇突然病死,杨坚党羽伪造遗诏,请杨坚辅政,杨坚因此拜为大丞相。当时尉迟迥的名望地位一直很高,杨坚对此颇为忌惮。而尉迟迥也认为杨坚当政后会图谋篡位,于是谋划起兵。并派人邀李穆来一起办“大事”。

由于李穆的儿子李士荣想呼应尉迟迥起事,见尉迟迥派人前来,便去游说李穆。可李穆不听,说道:“北周国运已衰,天下不管是聪明人还是傻子都知道。天意惹是如此,我们怎么可以有违天命呢。”于是将尉迟迥的使都扣下交给了杨坚,表示真心归顺,同时将镶有十三道玉环的金带、象征天子的服饰送给他。北周大定元年(年),李穆又以天命所归,秘密上表,劝杨坚登基。

大象二年(年),尉迟迥攻陷潞州,逮捕刺史趟威,任用城中居民郭子胜为刺史。李穆派兵讨伐,并活捉郭子胜。(之后尉迟迥为韦孝宽所败,邺城被破自杀而亡,但李穆并未参与其中。)杨坚收到李穆捷报后,非常开心,认为李穆的功劳等同于破邺城第一功勋。于是听分授其子李荣、李才以及李穆兄长之子李孝轨。李荣和李才并仪同大将军,李孝轨进开府仪同大将军。又另封一子李雄为密国公。

在平定尉迟迥叛乱,以及斩杀意图叛乱的宇文贤等人后,杨坚威信大增。于北周大定元年(年)二月,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年北周静帝宣布禅让杨坚。

杨坚登基后,李穆来朝。杨坚对他礼遇有加,拜授太师,并且特许李穆参拜时可以不报姓名。就这样,在李穆一家中,即便是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都被拜为仪同。他一家中手执象笏做官的子弟有一百多人。李家的贵盛,在当时无人可比。

李穆当时已是古稀之年,因年事已高,上表请求退休。杨坚下诏书,同意李穆退休,并说如有大事不决,便当叫大臣上李府请教。

隋朝新立之时,太史上奏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不得不迁都的境地。但是杨坚因为登基不久,一听要迁都,便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这事为李穆所悉,上奏说:“帝王所居之处,时兴时废乃是天道人事。从三皇开始一直到两汉,迁都那是常有的事。曹、马同洛水之阳,魏、周共长安之内,此之四代,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啊。所以皇上不必疑虑。况且皇上你一向嫌弃台城这地太小,而且听说宫中多有不净之物,苏威曾劝迁都,皇上没采纳。后来太史上奏,心才使你疑惑不决。”

杨坚见到李穆的表章后,豁然开朗道:“天道圣明,已有祥瑞显示;太师是人民所仰望的,他又提出这一请求,那么可以迁都了。”

一年之后,杨坚再次下诏肯定了李穆的功劳,并且明言只要李穆不是犯了谋反叛逆的罪,纵然有一百个死罪,也不加审问。

开皇六年(年),李穆在府第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纵观整个历史,像李穆这样从一个侍从,做到位极人臣,并且还能有所善终的人,并不多见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0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