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21”漾濞6.4级地震发生后,永平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精神,把抗震救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载体,多点发力,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让责任在救灾一线层层落实,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救灾一线闪闪发光、党的声音在救灾一线久久回响。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抗震救灾“大本营”。5月21日21时48分,漾濞县6.4级地震发生后,永平县立即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分别成立县、乡应急指挥部,挂钩乡镇县处级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受灾的7乡镇前线指挥,各乡镇及时成立党员先锋队,迅速集结投身灾情现场,点线面安排部署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认真开展灾情排查和抢险救灾,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参与救灾帐篷搭建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细化工作任务,绘制抗震救灾“作战图”。根据摸底排查,永平县共有名群众受灾,房屋、道路交通、社会事业等不同程度受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万元,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尽量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永平县由县委、县政府统筹,对死角盲点排查、伤员救治及灾后防疫、灾民安置、交通通信电力保障、社会治安与灾民思想安抚和心理疏导、次生灾害防治、灾情核实上报、灾情研判、舆论引导、灾后重建规划等“十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与细化,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理清工作思路,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立足职能职责,凝聚抗震救灾“战斗力”。地震发生后,永平县级各单位各部门纷纷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永平县消防救援大队连夜前往漾濞投入应急抢险救援;卫生健康系统及时疏散住院患者人、门诊留观患者28人,并组建了11支应急救援医疗队,84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各级学校第一时间紧急组织学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彻夜守护打地铺过夜学生;电力通信部门及时对8个受损的通信基站铁塔,2条受损的通信传输线,3间受损的站房开展抢修工作;团县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在自然灾害面前,永平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凝聚起了强大的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