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你去过吗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2]

前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年),西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同年,汉王朝派郭昌、卫广往击大理地区阻挡汉使的“昆明”部落。元封四年(公元前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年),郭昌又两次率兵往击“昆明”部落,“后数年,复并昆明地”,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疆域。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隶属于永昌郡,原西汉时设置的叶榆、邪龙、云南、比苏四县不变,并新设置了博南县(今永平县)。

公元~年,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公元年西晋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泰始七年(年)晋王朝把蜀汉设立的南中四郡分化出来,设立宁州。

南朝时期,中原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云南相继为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统治。从当时云南的行政建置看,虽然朝廷更迭频繁,但基本上沿袭了西晋时期的建置体制,即州、郡、县三级制,州为宁州,郡、县的设置变化较大。

公元年,肖齐王朝继刘宋王朝统治宁州,在肖齐王朝统治的23年内,先后派了四个宁州刺史和最后一个益、宁二州刺史。据《南齐书·州郡志》载,今大理州地分隶于宁州之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2县属云南郡;东河阳(大理市凤仪)、叶榆(大理市喜洲)2县属东河阳郡;比苏县(云龙)属西河阳郡;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3]

隋文帝开皇五年(年),隋文帝杨坚派遣韦冲为南宁州总管,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和昆州。

唐朝对大理地区的经营始于武德四年(年),唐遣使到洱海地区招抚“昆明”蛮诸部。武德七年(年),州都督府长史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到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

据《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剑南道的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

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内散见于史籍的州名有波州、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河东州、越析州、浪穹州、邓赕州等。波州在今祥云县城一带;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河东州在今大理凤仪;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浪穹州、邓赕州在今洱源县境。

公元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六诏是:蒙舍诏、蒙巂诏、施浪诏、浪穹诏、登赕诏、越析诏。

公元8世纪30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其地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在此期间,南诏曾先后接受了唐朝委任的“刺史”、“台登郡王”、“云南王”、“南诏王”、“滇王”等封号。

天宝八年(年)至天宝十三年(年),唐南诏间爆发了“天宝战争”,在其后40年的时间内,南诏不断向外发展,拓宽了版图,建立了东接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的神川(今丽江)为邻,东北达戌州(今四川)宜宾的多民族集合体国家。

南诏后期,权臣擅政,宫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唐昭宗乾宁四年(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年),又杀死隆舜的儿子舜化贞及其幼子,并将南诏王室八百人杀死在五华楼下,夺取了南诏政权,号称大长和国。

后梁乾化四年(年),大长和国出师四川,大败而还。后唐天成二年(年),权臣剑川节度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为王,号称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掉赵善政,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大理国统治云南达多年,期间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3]

公元年,忽必烈率元兵,从宁夏入甘肃,经六盘山,结集于临洮(甘肃南部),然后进入四川西北部,在松潘地区分三路以进。忽必烈亲率中道兵,过大渡河“经行山谷余里”,由今盐源、永胜,直抵金沙江,“乘革囊及伐以渡”,到达今丽江境。忽必烈率军攻取了剑川、鹤庆,由上关进逼大理城。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杀,大理王段兴智逃到滇池地区。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

公元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37部,在昆泽(今宜良)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

至元十一年(年),元朝委任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来云南建立行省。赛典赤撤销了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军事性的建置,改设路、府、州、县,建立了云南诸路行中书省,置路三十七、府二、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尚设立了甸、寨、军民府等。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行省有令则布天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的政令统一局面。元代云南行省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大理路:至元七年(年),元朝并大理上下二万户府为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城,领有一县、二府、五州。

年改府为路,云南正式成为行省级区划的名称。

洪武十五年(年),明军袭破大理城,朝廷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诸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称为“三司”。今大理州地域分隶于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朝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府直隶厅。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大理地区被划为云南的内地。《蛮司志》卷八载:“版籍其地,加以经化,创置云南、楚雄、临安、大理诸府为内地;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车里诸地为西南夷,一如旧时成都之视滇池。”大理府为迤西道治所,大理提督驻地,领4州、3县、1长官司。领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领县:太和县、云南县、浪穹县;长官司:十二长官司。

年,昆明“重九起义”后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府。大理地区隶属于滇西道,后归属腾越道。

新中国成立后,于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

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

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

年,州内县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州辖1市、4县、1自治县。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3县,合并设立大理市;撤销宾川、弥渡2县,并入祥云县;撤销邓川、洱源2县,并入剑川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及大理(含凤仪)、漾濞、洱源(含邓川)、云龙、弥渡、宾川6县建置,全州辖有1市、10县、1自治县。

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年,漾濞县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至年,全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首府驻大理市。

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3]

年11月22日,大理各族人民在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共同庆祝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地形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米。[5]

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东部属扬子准地台区,西部属藏滇地槽褶皱区(又称三江区)。其东部扬子准地台区,西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为界,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皱区,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东以洱海一红河深(大)断裂为界,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纵贯州境,点苍山上还有苍山十九峰。[6]

水文

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个,面积共.49平方公里。占大理州总面积的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中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多条,呈羽状遍布大理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7]

气候特点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小。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幅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热带季风气候,分雨旱季。大理州冬干夏雨,赤道低气压移来时(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信风移来时(夏半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垂直差异显著。大理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气象灾害多。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大理州气象灾害较多。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8]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有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大型矿床。据初步勘查,仅苍山小岑峰一带大理石储量就达1亿立方米。还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萤石、粘土、煤等;金属矿有铂、钯、锰、锑等。其中鹤庆县北衙新发现超大型金矿,已累计查明黄金资源量吨,估算共生铁矿石万吨,共伴生银0吨,铜金属量20万吨。专家认为,目前探明的金矿资源说明云南金资源也已经位居西南第一位。[9]

水资源

水资源有淡水湖泊洱海,丰富的苍山泉水和地下水;地热资源有温泉仅塘子铺温泉,水流量就达立方米/小时,水温达76.5℃。地下水径流量以最枯流量资料的75%计算也达2.26亿立方米。[10]

土地资源

大理州土地面积平方千米,山地占大理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公顷,其中,田公顷、地03公顷。园地面积.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是柑橘、苹果、桃、梅、梨、茶、桑等生产基地;水域面积.3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9%左右。大理州土地使用状况:林地约占60%、牧地占20%、耕地占11.2%、其它用地占8.8%。土壤类别分属于8个纲、13个土类、23个亚类、76个土属、个土种。紫色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31.75%,红壤土占27.7%。

交通

航空

大理机场位于凤仪镇和海东乡交界处,距离大理市区12公里。机场有发往昆明、西双版纳、腾冲、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航班。

大理至昆明,每日都有航班,航行时间约为40分钟;大理至西双版纳,每日均有航班,航行时间约为50分钟。大理至广州,每周一、二、四、六各有一个航班,起飞时间为中午12点40,航程约3小时,经停昆明。大理至北京,每日都有航班,经停昆明,总航程约5个小时。

铁路

大理火车站位于新城东边云岭大道。火车站每天有4趟列车发往昆明,行程公里。

公路

大理目前有3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和一个发车处,分别为:大理客运总站、下关客运站、大运车站以及大理客运站古城发车处。大理客运总站是大理最大的长途汽车客运站。车站有发往省内昆明、丽江、六库等地的长途客车,同时也有开往外省的长途车。

下关客运站位于下关建设路。车站主要运营发往大理所属郊县以及昆明、丽江、中甸、六库、腾冲、瑞丽、景洪等地的长途客车。车站发往丽江的长途汽车每半小时一班,最晚一班发车在下午6点半,3个半小时抵达丽江。大运客运站位于下关建设路,大运宾馆旁边。车站主要经营发往省内大理周边郊县以及昆明、丽江等地的长途汽车。大理客运站古城发车处在大理古城内,有开往昆明、丽江等地的长途车,途经下关。

城镇建设

年,大理州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26公里,大理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步推进,龙山隧道、凤鸣匝道等市政工程投入使用,海东新城环保设施建设和绿化亮化取得成效。开工建设13个公共停车场,新增车位个。新建城市天然气管网公里。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增城市建成区2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11]

人口民族

大理州有13个世居民族,分别是: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分别是傈僳、苗、傣、阿昌、壮、藏、布朗、拉祜等民族。[12]

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44万人,其中:男.01万人,女.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3万人,占总人口的51.84%,其中:白族人口.79万人。[1]

经济

概况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年国内生产总值32.88亿元。全市有工业企业家,基本形成电力、食品、轻纺、机械、建材、造纸、印刷、化纤、制药、烟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门类的地方民族工业体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2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3.57亿元。现有农业耕地面积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公顷,全市农业年产值3.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市内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两条国道穿越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南亚国家的桥梁;大理飞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了昆明、天津航线;广通至大理铁路、“昆楚”二级汽车专用线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级汽车专用线和大理至丽江的准二级公路于年建成通车。年完成货运量11.95万吨,客运量24.45万人次。通讯传输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已建成无线电寻呼台、光缆传输系统、移动通讯系统等通讯枢纽,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2万门,可直拨国内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1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