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委宣传部用心助力岔路村整冶环境做榜

记者走基层一线看变化

“脚底有泥,振兴有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永平县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既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也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热情参与。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突出问题,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永平县委书记李德琦告诉记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问题为导向,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创建摆在重要位置,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工作取得成效;着力选好示范村,认真谋划,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聚焦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完善村庄街巷硬化、供排水、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每个乡镇都有1个示范村、每个行政村都有1个以上示范点,达到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全域提升的目的,让乡村更整洁更美丽。

永平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建平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打好“绿色革命”整体战,推进乡村绿化亮化,建设一批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扩大村庄亮化覆盖面,引导村民在村旁、渠旁、路旁、屋旁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大力推进村庄、庭院整治,严格控制新建农房体量和风貌,保持村庄肌理、特色风貌;要打好“示范典型”前沿战,扎实抓好示范点创建,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和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等活动,打造一批有成效有亮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样板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正是永平县委宣传部驻岔路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员们的付出与坚守,让困难村褪去旧的“妆容”,呈现出一派“产业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态优良、村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永平县委宣传部部长董学智说:“永平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起来,把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农民增收同步实施。下一步,厂街乡岔路村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典型的、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永平县创建文明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看永平

永平县委宣传部用心助力

岔路村:整冶环境做榜样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刘书贵

以村庄治理为突破口,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李群峰摄

近年来,永平县厂街乡岔路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独特的自然生态为依托,深入挖掘乡土特色、风土人情,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激活了生态资源背后的经济发展潜力,让人居环境的底色更靓,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如今,厂街乡岔路村,道路干净平坦,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民家门前和路边的花卉生机盎然,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农舍庭院花香四溢……,都能看到一幅景美、民富的乡村新图景,这一切,得益于永平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

产业特经济好

永平县厂街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方针,以村庄治理为突破口,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现在生活好了,收入提高了,干活更有劲了。”75岁的村民马大叔高兴地说。

种植大户王正明说:“这里原来是荒坡地,当年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我积极响应跟着种枇杷。经过几年的努力,没想到荒坡地变成了现在成片的枇杷地。”

“今年我们基地的枇杷产量预计在25吨左右,销售额大概80万元,纯利润应该有35万元左右。”王正明说,虽然每年的毛收入很高,但每年他的枇杷基地在修枝管理、套袋施肥、采摘包装等环节要用大量工人,一年下来用工多个,仅人工费就要10余万元。王正明介绍,男工每天元,女工每天80元,只要勤快肯干,一个月干下来家庭开支基本也够了。王正明的枇杷“金果果”不仅让自己走上了振兴路,还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产业振兴促就业、生态增收两不误。

产业带动、乡风文明,最核心的还是要看到群众的笑脸,在乡党委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干部的支持帮助下,村两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经济链,立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金银山内打造以重点打造生态茶示范产业带,打造银江河干热河谷特色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带。发展高山生态茶.9亩、枇杷余亩、香橼、魔芋、贡菜等果蔬1.39万亩、多亩万寿菊、培育车厘子进口苗2万株。同时,启动岔路万寿菊色素颗粒加工厂建设和1座小型冷库规划设计,促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根据民族习惯,积极引导部分有养殖基础的回族贫困户困难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通过与云南康多元公司开展合作,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每年村集体收入约6-8万元,真正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发展产业,让岔路村群众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端上了增收“铁饭碗”。同时,岔路村因地制宜引导广大村民发展香橼、黑山羊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白鹅养殖多只,黑山羊养殖户达93户,养殖黑山羊只,香橼种植户户,种植面积达亩,通过发展产业,让岔路村群众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铺开了当地百姓的“幸福路”。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道路。

岔路村农特产业发展在巩固提升泡核桃、烤烟、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银江河高海拔干热河谷地理资源优势,抢抓产业脱贫振兴机遇,大力发展贡菜、蓝梅、万寿菊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特别是在全乡带头新发展种植万寿菊余亩,带动全乡种植万寿菊户1多亩,引进万寿菊加工企业1户,仅万寿菊种植预计能够带动农户户均增收元以上,岔路村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从而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增长’。

提颜值村行动

厂街乡按照“片区到点、居家到户”和“先集中整治、后长期巩固”的思路,聚焦“五清一改”、“两污一厕”、“三洁一绿一规范”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攻难点、抓重点、树亮点、疏堵点,按照“消化存量、遏制增量”的思路,加强政策宣传,堵源头刹苗头,全乡累计发动群众多人(次),对永昌沿线、村组道路等进行垃圾清扫,发动全乡农户按照“三洁一绿一规范”标准,清理门前“三堆”等各类积存垃圾,完成对省道两侧违占砂石料、涵管清运,通过整治,群众思想进一步从“不敢违”到“不能违”再到“不想违”的转变。目前,完成旱厕改造座,完成率57%。其中投资27.4万元,完成厕所改造提升70座,投资约15万元,完成岔路、稻田自然村改造提升64座。同时,以房前屋后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修复、提升排污管网50余米;投资15.5万元。通过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庄面貌极大改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以前房前屋后,道路上经常会看见有垃圾,夏天苍蝇都嗡嗡叫,现在家里大不一样,窗明几亮,道路干净,早上傍晚散散步空气清新,生活都美好了起来……”家住厂街乡岔路村村民马云花欣慰地说道。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乡村,厂街乡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村风、清垃圾、治污水、清河道,助力乡村振兴。

树标杆带一片

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群众热情更高了,房前屋后更净了,路边绿地更多了。近日来,永平县厂街乡岔路村全力开展“宣传、洁净、绿化”三大行动,有力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上台阶。

“要搞好全村人居环境,必须发挥好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他们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者、践行者和维护者。”该村“两委”形成一致共识,在全村广泛开展“宣传大行动”。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发放《致全乡群众的一封公开信》、制作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村民家喻户晓,从而主动参与到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环境卫生要整洁,群众参与少不了,房前屋后齐动手,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连日来,清脆的小喇叭声音在全县各乡镇流动,将“人居环境整治之声”传播到每位群众。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厂街乡各村居迅速行动,广泛宣传引导。岔路村立即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可行方案,全面开展实施整治工作。岔路村党总支部书记费贤海表示:“我们利用广播、宣传横幅、网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6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