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http://pf.39.net/bdfyy/xwdt/原标题:把“土特产”打造成富民增收“金招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印发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大力发展土特产,既有利于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非常必要,也大有可为。湖北是农业大省,是鱼米之乡,土特产很多,但存在主体多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不亮等特点,全省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将小小土特产打造成富民增收“金招牌”,乡村振兴“新引擎”。强龙头,增强示范带动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本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一是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各地要因地制宜,依据乡土资源,拓展产品特色空间,鼓励精致生产,打造本土“小而美”的原创和特色农副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基地。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立足实际需求,选取当地有基础、有前景的规模企业,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实施技能改造、鼓励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持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三是要创新合作方式。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村集体+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补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力。“土特产”的“产”,就是要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加工业、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塑农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是土特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延伸产业链。注重用工业思维狠抓农业招商,将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着力引进大企业、大资本,大力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提档升级。二是要提升价值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提供更具附加值的土特产。三是要打通供应链。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业,高起点建设的土特产冷链仓储公司和冷链物流配送公司,快物流交易平台和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与电商企业、商超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解决土特产销售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兴业态,增强发展新活力。当前,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三产融合和电商物流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农村土特产发展也必须顺应潮流、把握机遇。一方面,要做好结合文章。将“生态+”“旅游+”“互联网+”因地制宜地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大力培育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多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凸显农村生产方式、生活元素和生态文明,打造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培育乡村旅游主线,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生态田园、休闲民宿、文化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要借助“互联网+”政策的东风,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土特产电商平台,建设电商综合体,动员乡土能人为家乡“土特产”代言,大力发展网络直播带货,让更多的名优特产打开销路,走出当地,帮助农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切实打造农产品销售“超短链条”,推动一批家庭工场生产的老字号、非遗手艺、原创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帮助农户实现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树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注重培优品质,夯实品牌根基。品质是品牌的前提和基础。要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发展,推动减肥减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高质量供给筑牢品牌根基。二是健全品牌培育体系,增强品牌实力。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区域品牌领头羊作用。市场主体要提高品牌、市场、质量和诚信意识,积极开展区域品牌经营管理,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经营机制,真正形成一批品牌叫得响、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品牌。三是实施宣传营销,提升品牌影响。要加大土特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用好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会等传统宣介渠道,积极借助各类网络媒体,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力度,唱响一批品质过硬、产品突出、诚信经营的企业品牌。(李波平,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教授)